
雷帕霉素衍生物的类效应。临床试验中发生率高达19%,严重(3-4级)发生率高达4.2%,有致死病例。监测症状,鉴别诊断。无症状影像学改变可继续用药。2-4级需暂停或永久停药,可使用皮质类固醇。
具有免疫抑制性,可能增加细菌、真菌、病毒或原虫感染风险,包括机会性感染。严重或致命感染(如败血症)均有发生。3-4级感染发生率高达10%。<6岁儿童严重感染频率更高。治疗前治愈已存在的侵袭性真菌感染。监测感染迹象,根据严重程度暂停或永久停药。
包括过敏反应、呼吸困难、潮红、胸痛、血管性水肿。3级反应发生率高达1%。出现临床显著反应时永久停药。
合用ACE抑制剂的患者血管性水肿风险增加(依维莫司+ACEI组6.8%vs对照组+ACEI组1.3%)。出现血管性水肿时永久停药。
发生率44%-78%,3-4级发生率4%-9%。多在治疗前8周内发生。推荐开始治疗时使用不含酒精的地塞米松口服溶液漱口(含漱后吐出)以降低发生率和严重程度。发生口腔炎时推荐使用漱口水和/或其他局部治疗。避免使用含酒精、过氧化氢、碘或百里香的产品。除非确诊真菌感染,否则不要使用抗真菌药。
有发生肾衰竭(包括急性肾衰竭)的病例,部分致死。血清肌酐升高和蛋白尿也有报告。治疗前及之后定期(至少每年)监测肾功能,有额外风险因素者至少每6个月监测一次。
可能对伤口愈合产生不利影响。择期手术前至少停药1周。大手术后至少2周内及直至伤口充分愈合前不要给药。伤口愈合并发症缓解后恢复治疗的安全性未确定。
在乳腺癌研究中,≥65岁患者治疗结束后28天内全因死亡率(6%)和因不良反应永久停药率(33%)高于<65岁患者(2%和17%)。需密切监测并适当调整剂量。
高血糖、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发生率分别高达75%、86%、73%。3-4级实验室异常分别高达15%和0.4%。治疗前及之后定期监测空腹血糖和血脂。根据严重程度暂停或永久停药。
报告有贫血、淋巴细胞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3-4级实验室异常分别高达16%和2%。治疗前、治疗第一年每6个月、之后每年监测全血细胞计数。根据严重程度暂停或永久停药。
治疗期间接种活疫苗的安全性未研究。避免使用活疫苗及与近期接种活疫苗者密切接触。治疗前根据指南完成推荐的儿童期疫苗接种系列。
报告有放射增敏和回忆反应,有时严重,涉及皮肤和内脏器官。在放疗期间或序贯给药时密切监测患者。
基于动物研究和作用机制,对孕妇给药可导致胎儿损害。动物研究中,在低于人体临床暴露量下即出现胚胎-胎儿毒性。告知孕妇对胎儿的潜在风险。建议有生育潜力的女性和男性在治疗期间及末次剂量后(女性8周,男性4周)使用有效避孕。
FDA,202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