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临床试验中接受吉非替尼治疗的2462名患者中,有1.3%发生了ILD或ILD样不良反应(例如,肺部浸润、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或肺纤维化);其中0.7%为3级或更高级别,3例死亡。
对于出现呼吸症状(如呼吸困难、咳嗽和发热)恶化的任何患者,应暂停使用吉非替尼并立即调查ILD。如果确诊ILD,则永久终止吉非替尼。
在临床试验中接受吉非替尼治疗的患者中,11.4%的患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升高,7.9%的患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升高,2.7%的患者胆红素升高。3级或更高级别的肝脏检测异常发生在5.1%(ALT)、3.0%(AST)和0.7%(胆红素)的患者中。致命性肝毒性的发生率为0.04%。
定期进行肝功能检测。对于肝功能恶化的患者,暂停使用吉非替尼;对于严重肝功能损害的患者,永久终止吉非替尼。
在临床试验中接受吉非替尼治疗的2462名患者中,有3名(0.1%)发生了胃肠道穿孔。发生胃肠道穿孔的患者应永久终止吉非替尼。
在2462名接受吉非替尼治疗的患者中,3%发生了3级或4级腹泻。对于严重或持续性(长达14天)腹泻,暂停使用吉非替尼。
在2462名接受吉非替尼治疗的患者中,发生了眼部疾病[角膜炎(0.1%)、角膜糜烂和睫毛异常生长(0.2%)、结膜炎、睑缘炎和干眼症(6.7%)]。3级眼部疾病的发生率为0.1%。对于严重或恶化的眼部疾病,中断或终止吉非替尼。
已有接受吉非替尼治疗后出现大疱性疾病的报告,包括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史蒂文斯-约翰逊综合征和多形性红斑。在NSCLC试验(研究2、研究3和研究4)中,报告了2名患者(0.08%)发生多形性红斑和大疱性皮炎。
根据其作用机制和动物生殖研究数据,吉非替尼给孕妇服用时可能对胎儿造成伤害。在动物生殖研究中,从器官形成到断奶期间口服吉非替尼,在低于人体推荐剂量下导致胎儿毒性和新生儿死亡。告知孕妇对胎儿的潜在风险。建议有生殖潜力的女性在吉非替尼治疗期间及治疗完成后至少两周内采取有效避孕措施。
FDA,2021.05